1
0
wiki/Book/心理/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md

358 lines
26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doc_type: weread-highlights-reviews
bookId: "40649986"
author: 仲平
cover: https://cdn.weread.qq.com/weread/cover/88/YueWen_40649986/t7_YueWen_40649986.jpg
reviewCount: 3
noteCount: 151
readingStatus: 读完
progress: 100%
totalReadDay: 11
readingTime: 6小时27分钟
readingDate: 2022-08-20
finishedDate: 2022-09-05
title: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description: 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成长的根本是做成事情、创造价值。 做到,是更高等级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也是通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来实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虽然内心强烈希望变好,行动也非常努力,却始终无法做成事情,这背后的原因通常是缺少价值意识、输出意识、创造意识、作品意识、利他意识……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将通过“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获取人生的成功、幸福和意义。 从“习惯养成”到“技能培养”,从“对内输入”到“对外输出”,从成为“更好的人”到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这些刻意的转变会让我们走出焦虑的怪圈。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地失败。一个人只有了解做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看清事情本质后,才能走出反复尝试却劳而无功的困境。 学会用认知来驱动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keywords:
-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 周岭
tags:
- 阅读/心理-认知与行为
- 阅读/笔记
date: 2024-04-29
---
## 简介
- **书名**:《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 **作者** 周岭
- **分类** 心理-认知与行为
- **ISBN**9787115569455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概述
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成长的根本是做成事情、创造价值。 做到,是更高等级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也是通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来实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虽然内心强烈希望变好,行动也非常努力,却始终无法做成事情,这背后的原因通常是缺少价值意识、输出意识、创造意识、作品意识、利他意识……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将通过“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获取人生的成功、幸福和意义。 从“习惯养成”到“技能培养”,从“对内输入”到“对外输出”,从成为“更好的人”到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这些刻意的转变会让我们走出焦虑的怪圈。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地失败。一个人只有了解做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看清事情本质后,才能走出反复尝试却劳而无功的困境。 学会用认知来驱动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划线
>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 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
> 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
> 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当你掌握了“复制”和“转换”这两个底层概念时,或许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 “转换”和“复制”的最大区别在于边际成本不同——“转换”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复制”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 并非所有的“复制”类活动都具有无限可能,因为“复制”只是一种渠道,获得无限可能的关键依旧在于价值。
> 要想获得无限可能,“复制”和“价值”缺一不可,且价值越高,可能性越大。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追求,那就应该激励自己去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 更重要的是,每次提笔时我都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如果没有,那就没必要写了。仅这一问,就能消除一切浮躁的动机。
> 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里都会起作用。
> 永远走价值积累之路
> 社会在巨变,但价值交换规律不变。
> 而本节的意义就是想告诉你,无论你选择写作还是其他,“价值产出”之路永远适合每一个人,无论何时都有效。
> 而一个人要是能放弃自己的小九九,能发自内心地为社会发展、为人民福祉去做事,他就会真的充满力量,完成难以达成的任务。
> 我们是为了实现人类理想而努力奋斗。
> 利他的途径是创造价值
> 是误把牺牲和讨好当成利他,以致得到的反馈和体验极其不好。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无原则地对他人好或是有目的地付出
> 情侣在关爱对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自身的优秀去带动对方同步成长,这才是健康的爱。
> 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取决于对或不对,而取决于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 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 擅打组合牌的人往往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先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他们会维护自己的形象,增加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智慧,稳定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爱好,结交理想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样就可以始终向别人传达自己的魅力和自信,让喜欢的人主动靠近。
> 这背后的原因大同小异:从短期看,是对方的素质和修养不够高;从长期看,是自身的能力和表现还不够好。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如何给你反馈,根源在于自身长期的综合表现。
> 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不管你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可以给自己做一次这样的假设: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吗?无论贫穷、疾病也不离不弃?(事实上,和自己结婚,也只能不离不弃。)你喜欢自己的外在表现吗?喜欢自己的言行举止吗?喜欢自己的能力和上进心吗?喜欢自己对未来的追求吗?如果你对自己尚不满意,就不要指望别人会尊敬和喜欢你了。
> 想要更好,请停止追逐
> 这就是所谓的“被动社交”——通过产出独一无二的、具有长久价值的作品或产品来与这个世界保持连接。
> 内向者更有创造优势
> 因为内向成长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擅长与事物而非与人物打交道。
> 内向者更倾向于使用理智脑与外界互动,而外向者更倾向于用本能脑和情绪脑与外界互动。
> 越是在传播手段发达的社会里,越要坚守价值。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缺乏传播途径了,但价值依旧稀缺!
>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从自己的身份定位开始思考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在这个视角之下,所有的选择、方法、努力都会主动围绕自我身份的建设而自动转换为合适的状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觉醒者了。
> 现在,我们可以脱离这一模型,记住“环境、努力、方法、选择、身份、意义”这几个词就行了
> 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想清楚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 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 我经常对自己说一句话:你是个干大事的人。
> 若你还没富,请先让自己像一个富人。用富人的思考方式、富人心态、富人思维武装自己,改变自己的气质,让自己看起来更具“富人气”……
> 这种行为触及了我们人类成长的终极力量——心理建设。
> 即人的行为改变可分为身份、过程、结果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努力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 因此,那些能明确自己身份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们肯花时间进行心理建设,能从上而下或从里到外地改变自己。
>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 所以坚定信念和降低期待并不矛盾因为坚定信念就是做最好的准备而降低期待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促使自己更好地行动并最终产生好的结果见图2-6。[插图]图2-6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 成长注定是一个将内在身份不断揉碎并重塑的动态过程。
> 语言是幸福人生的开端
> 语言和思维之间其实是双向车道,而非单向车道。如果你知道自己还可以在思维和语言之间“逆向行驶”,你的生活就会多出很多主动的选择。
> 穷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们说:“我怎样才付得起?”
> 如果你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门店,进门时常常需要拉开门而不是推开门。因为拉门时手臂收缩,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简单满足”的心理状态。而柜台上方展示食物的电子屏幕通常是从上往下而不是从左往右滚动,因为当人们的目光跟随屏幕从上到下移动时,像在点头称是。这种隐蔽的设计会对我们形成心理暗示,但我们很难察觉。
> 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无论遇到什么人物,说和善的话,不说刻薄的话;·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
>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 理性思维的局限正在于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 这与《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说的“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如出一辙。
> 即使勉强起步了,却又在过程中过于乐观、急于求成,希望很快看到成果,结果频遭打击,以致在接下来的具体行动中萎靡不振、痛苦煎熬,没过多久就放弃了。归结起来正好是“长期悲观、短期乐观、当下痛苦”的模式。细细想来,这或许正是很多人无法成事的原因之一吧。
> 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
> 人生还需要浪漫、无畏和勇气
> 有时候,我们无法达成目标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理性,而是因为我们不够感性。
> 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换句话说,生命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这种“负面偏好”
> “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
> 要想对冲一件坏事的影响我们往往需要制造多件同等规模的好事。比如在夫妻关系中一句批评的话所造成的伤害起码需要5个善意的行为才能弥补
> 善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既然基因和本能让我们不自觉地关注坏事,那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试着多看看好事,毕竟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生存不再是最重要的主题,生存得更好才是。
> 但它是对冲人类“负面偏好”的利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主动发现自己和生活中的亮点,弥补我们大脑天生的缺陷。
> 一个智慧的人不会等到自己真正失去了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他们在拥有的时候就会主动平衡注意力,更多地关注自己已经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 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都是“身在水中却看不到水的鱼”。
>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岁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
> 四十而不惑”,意即到了四十岁才不犹豫,才不疑惑。
> 五十而知天命”,意即五十岁也没达到目标,才知道这是天意啊!
> 六十而耳顺”,意即到了六十岁,什么话听起来都心情顺畅,不生气,都无所谓。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即到了这个岁数才真正得到了自由
> 我们来自非黑即白的世界
> 童话有确定而美好的结局,试题有确定而标准的答案,而父母也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你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 我们终究要走向复杂的世界
> 成人可以忽略复杂和忍受混乱,甚至积极地改变自己,去发掘不利中的有利,比如忽略对方的情绪化但学习对方健谈的品质,或是尝试创造契机,营造所有人都和谐、亲密的氛围。这样一来,讨厌的事情不仅消耗不了你,你还能从中得到成长和滋养,或者说你根本就不会对这些事情感到厌烦——这才是高级的逍遥自在。
> 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人们只能容纳自己喜欢的事物,只能接受自己喜欢的秩序。
> 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
> 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 能力圈法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成长进步最快的区域在自己能力舒适区的边缘,太困难或太舒适的区域都容易让我们止步不前。
> 熵是表示无序程度的量度时,就能理解了:因为正值大于负值,所以正熵表示更无序,负熵表示更有序;而熵增和熵减自然是指趋向无序和趋向有序的过程。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 我的一个减压秘诀就是尽量不要同时设定很多目标,主动降低期待,不急于看到成果。
> 因为真正的目标和动力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而非某个特殊的时间点
> 大多数人无法成功戒烟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烟瘾形成的真正机制,只好依靠意志力戒烟。
> 事实上,真正开启我主动成长机制的契机是我从《暗时间》这本书中得知了人类大脑原来是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构成的。这个三重大脑理论,让我一下子看到了人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几乎所有的困惑,诸如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无法专注、沉迷娱乐、低效学习等,这些问题都能从中得到解释。
> 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 他们不知道做成一件事的方法论,只能凭感觉行事,任由欲望驱动自己
> 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 第二节 写下来:我们都低估了“写下来”的力量
> 在自己无法消化情绪的时候,她就用笔一条条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写下自己到底在难过什么。
> 运用书写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更加健康。
> 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
> 但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人敢直视模糊、敢于对不确定性做出脑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大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人生优势。
> 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
> 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 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几年后他一定会像我们一样走得既快又好,可以轻松准确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 我们总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马上看到结果,还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以致看不到进步就会烦躁,遇到退步就自我否定。如此说来,现在的我们要想更好地改变自己,还得回头向幼时的自己学习呢。
> 我们长大后的多数烦恼都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
> 我回想起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大脑中相关神经元产生连接并形成强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初期必然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它们之前还没有形成顺畅的通路。但只要持续练习,这些连接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网络,使自己在某天开始加速并突破。
> 所谓的耐心或好脾气很多时候就是适当降低期待
> 你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子女、没有配偶、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这样,后面的一切都会让你觉得无限惊喜。
> 人生的幸福不是寻求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 我认为检验一流心理的标准也是如此——看一个人能不能在心中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期待,还能正常行事。
> 换句话说,就是将剧中的情景对话强化为“大脑的肌肉记忆”,直到在类似的场景下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说出极为准确和地道的外语。
> 因为真正的对手不怕你会一万招,就怕你把一招练一万次。
> 学习无非两种:一种是认知上的学习,另一种是技能上的学习。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至理名言:“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当我们成功远离其中一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强或弱地摇摆。”
> B计划是人生幸福的保障所谓B计划就是我们在主业之外还有另一个人生目标或追求它可以让我们填充闲暇、排解无聊甚至创造成就。
> 在某个技能(或者说“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但更好的策略是“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因为在单个维度上,比的是长度;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所以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维度多了,竞争力自然就强了。
> 首先,独自潜行可以让我们保持圈外人的独特视角,防止自己的思想或风格被主流同化。
> 那就是B计划最好是一个秘密的项目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
> 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不过在如今这个世界,我倒是更愿意将其演化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对抗无聊。
>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培养一个甚至多个全新的技能,去创造一个或多个外界无法剥夺的价值和优势。
> 这正是环境赋予一个人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产生变好的念头并愿意去努力,还能让这份努力的效果得到放大。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力量其实远超个人努力,只是很多人会天然地无视或忽略这一点,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就自己,毕竟努力是看得见的,而环境因素却会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而很难觉察。
> 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每天要见哪些人、做哪些事,这些人和事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与言行,因为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它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若是周围的人经常做某些事情,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学着做。
> 因为我们很难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表现出高于所处环境的言行或追求,我们只会在当前环境中保持最舒适的状态。
> 一是信息爆炸了,但知识并没有爆炸。海量的信息不仅增加了我们甄别筛选知识的难度,还让我们随时随地处于即时信息和肤浅信息的包围中。
> 二是被称为人体新器官的手机,随时可以把我们的时间撕成碎片。
> 只是暂时
> 移动到更好的环境中是借力“偷懒”的上上策。
> 让孩子置身于那个真实的、优秀的环境之中,这是极为明智的。这会调动孩子的多维度感官,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动力,而这种真实环境的激励远比父母每天苦口婆心的劝说要好得多。
> 小环境借力,主动掌控
> 如果不希望受某些环境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让自己置身其中。
> 那些看起来有强大自控能力的人并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诀”。
> 跳出空间
> 跳出时间”
> 学习的秘密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 但是感知不到不代表它们不存在或不重要。事实上,那些我们感知不到的信息可能更重要。就拿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却依然成就很大的人来说,他们虽然很少通过阅读来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他们有机会经历很多大事,见到很多高人。在那些经历和环境中,他们能看到高人们如何应对复杂的情景,听到高人们切中要害的言论,感受成就一件事的辛酸和不易……
> 所以介入阅读更理想的时机,或许正是一个人既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又有一些人生困惑的时候,此时读书往往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知识和阅历能相互融合,意识和潜意识的所有维度也能有效结合,可塑性最强。
>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 正如一个人从睁眼到完全清醒不是一瞬间的事,它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所以“目标觉醒”就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的高级阶段,因为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 至少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 在没有外力的要求下,自发地做一件事,并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 总之,你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 “我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后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
> 人生更高级的驱动力是主动的喜悦。
> 在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主动开启“苍蝇模式”,让自己尽情地试错,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出口”;
> 周期·如何保持耐心、不焦虑
> 一是它能让人彻底告别焦虑,不再急于求成。
> 但是自从我把心理标尺拉长到7年之后所有的焦虑、浮躁一下子都消失了我突然觉得时间很充裕一点都不着急了。
> 二是它能让人聚焦目标并拥有真正的成果。
> 如果我们真能在每个7年彻底做成一件事那这一生的成就也将非常璀璨。
> 三是它能够让人持续学习,终身成长。
>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 人类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基因的传承,另一个就是影响力。
> 我们要想有影响力,就一定要有输出,因为有输出才能被别人看见;然后还要让输出有价值,因为价值足够大,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而在输出和价值双重标准的驱动下,我们就必然能获取反馈,并借助反馈持续迭代,最终创造出独一无二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原创作品。
> 因为一流的生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好;而顶级的生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人过得更好。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人的正面反馈中,我们才能照见自己。
> 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 从大范围看,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大环境、大趋势更重要;从小范围看,我们仍然要强调个人努力,因为价值会吸引好运。
## 笔记
> 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每天要见哪些人、做哪些事,这些人和事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与言行,因为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它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若是周围的人经常做某些事情,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学着做。
💭 人是环境的产物
> 但是感知不到不代表它们不存在或不重要。事实上,那些我们感知不到的信息可能更重要。就拿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却依然成就很大的人来说,他们虽然很少通过阅读来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他们有机会经历很多大事,见到很多高人。在那些经历和环境中,他们能看到高人们如何应对复杂的情景,听到高人们切中要害的言论,感受成就一件事的辛酸和不易……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见识》的作者吴军曾在书中提到:人类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基因的传承,另一个就是影响力。
💭 归属感,价值感
## 书评
##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