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lines
12 KiB
Markdown
119 lines
12 KiB
Markdown
---
|
||
title: 老舍谈写作
|
||
description: 老舍谈写作
|
||
keywords:
|
||
- 老舍谈写作
|
||
tags:
|
||
- 阅读
|
||
author: 7Wate
|
||
date: 2023-07-14
|
||
---
|
||
|
||
## 简介
|
||
|
||
- **书名**:《老舍谈写作》
|
||
- **作者**:老舍
|
||
- **背景**: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知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尤其在话剧和小说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写作的动机源自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
- **时间**:2019 年
|
||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
## 概述
|
||
|
||
《老舍谈写作》是老舍对写作技巧和理念的深度剖析。本书从他的个人经验出发,详细讨论了写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观察力的重要性、对人性的理解、故事结构的构建、角色的塑造以及面对写作中的挑战和困扰的方法等。
|
||
|
||
老舍的写作风格生动具象,他能够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鲜活的人物和真实的社会环境。他的写作理念独特,对写作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投入。
|
||
|
||
虽然书中对老舍其他作品的举例分析可能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完全理解,但是对于那些有志于提高自己写作技巧的人来说,《老舍谈写作》无疑是一本宝贵的指导书籍。它深入浅出地传达了老舍的写作理念,对 aspiring writers 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
||
|
||
## 看法和感受
|
||
|
||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很久以前了,欠了读书笔记,现在写博客又回来补上。
|
||
|
||
这本书是由多篇不相干的文章,组合而成的一本书。多方位,立体的呈现了关于写作的方方面面。整体来说话糙理不糙,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生活才是艺术发源地!
|
||
|
||
学习写作要有一个基础性范式:基本的语言通顺、罗列全文提纲,完整的体系结构。就像人一样,要有有骨、有血、有肉、有灵魂。像我一样,也有很多初学写作的人感到很苦恼的事情,就是写不出来!不过万事万物都要先干了再说,写就完事了,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一开始不要写哪些太难的主题,循序渐进慢慢来。也不要只局限于一种题材,什么主题都尝试去写写。写的慢,就多写,写出废品也很正常,老舍先生直言曾经也写了不少的废品,两三天写一两千字更是正常。
|
||
|
||
多写多练,多方面获取写作资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艺术不应该被定义。要读书,更要读社会,读生活,写一些大家都能看懂的,不要故作清高。功到自然成,欲速则不达!写的时候,先从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开始,循序渐进,少用华而不实的词汇,少用因为、所以,但是,不要转来转去的。考虑每个字的声音,读法。例如:他去了,你也去吗?贴近真实生活。
|
||
|
||
说到底我是不会写小说的,也还没尝试过写短文。目前更多的是论文,文档这些系统化,逻辑思维强的写作。目前达不到理解的高度,日后定会再拜读的。
|
||
|
||
## 优秀点评
|
||
|
||
### 橙黄橘绿
|
||
|
||
这本书原是凑单买的,真没想到选到宝了。之前我的观点太偏狭,想当然地认为写文章就是多看多写,却忽略了生活经验,不知道这样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东西缺少思想和灵魂,也无法打动人。
|
||
|
||
老舍说,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会懂得一些遣词造句、形式结构,掌握一定的文字基本功,但这样的文章缺少思想,思想来自对生活的观察、记录和思考,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关心,还来自对小桥流水、花鸟树木等事物的兴趣和好奇,以及永远求知若渴的态度。只有这样多观察多思考,我们才能把话说明白,才能言之有物,才会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思想。
|
||
|
||
就如书中最后一章的一段,“假若文艺青年这名词而能存在的话,他们必定是为了文艺而对其他的学科热烈地进攻,他们要对一切进攻,不是逃避。为了文艺,他们要去参加一切所能参加的工作与活动,以获得直接的经验......一个文艺青年必须活到八十岁还是青年!”这段话听得我热血沸腾,仿佛又充满了直面生活的勇气。
|
||
|
||
这是我从这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点。所谓的喜好一定不是让我有借口躲在自己舒适区,逃避现实。以下是一些我从书中看到,深觉非常实用的写作建议:
|
||
|
||
1、只有自己动过笔,才会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作品,学会一些窍门。
|
||
|
||
2、在动笔杆的同时,我们应当努力于政治学习,热情地参加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经验,还要看戏,看电影,看文学作品!
|
||
|
||
3、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从字典辞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
|
||
|
||
4、自己老不写,就不能充分得到阅读作品的好处;光自己写而不阅读作品,就不能吸收经验,丰富自己。
|
||
|
||
5、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必须前后呼应,互相关联。
|
||
|
||
6、人物讲话必与理智、感情、性格三者相联系。从这三者去思索,我们就会找到适当的话语,适当的话语不至于空泛无力。找到适当的话语之后,还应再去加工,希望它适当而精彩。
|
||
|
||
7、只有文字而没有思想,没有生活,文字就会失去生命力。但是,有思想,有生活,而表达不出来,问题也极为严重。由练习写作的程序来说,必须先把文字写清楚,写通顺。写日记、写信、记录报告等都是练习语文的机会。等文字通顺了,再进攻小说或剧本,必然较比顺利。
|
||
|
||
8、我们必须学点古典文学,但学习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我们要从古典文学中学会怎么一字不苟,言简意赅,学会怎么把普通的字用得飘飘欲仙,见出作者的苦心造诣。这么下一番功夫,是为了把我们的白话文写出风格来,而不是文言与白话随便乱搀,成为杂拌儿。
|
||
|
||
9、语言艺术的大师鲁迅最善于把文言与白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不知他费了多少心思,才做到驰骋古今,综合中外,自成一家......我们都该用心地阅读他的著作,特别是他的杂文。
|
||
|
||
10、用世界文艺名著来启发,用中国文字去练习。
|
||
|
||
11、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在文学作品里,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之于肉,分割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
|
||
|
||
12、我们就应该下苦功夫,使自己得心应手,能够以精辟的语言道出深湛的思想和真挚深厚的感情。
|
||
|
||
13、语言的丰富来自生活经验和知识的丰富。
|
||
|
||
14、从心理上说,一个知识丰富,经验丰富的人,口讲问题或发为文章,总愿意一语道破,说到事物的根儿上,解决问题。反之,一个对事物仅略知一二的人,就很容易屡屡“然而”,时时“所以”,敷衍成篇,以多为胜。
|
||
|
||
15、知道他的十件事,而只写一件事,容易成功。只知道一件,就写一件,很难写出人物来。
|
||
|
||
16、我们的责任是在创作:假借一件事或一个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所要发生的情感与情调,都有我们自己决定,自己执行,自己作到。我们并不是任何事任何人的奴隶,而是一切的主人。
|
||
|
||
17、自己觉得很对不起文艺,可是钱与朋友也是不可得罪的。(很有道理^_^)
|
||
|
||
18、你喜好文艺,好事,你常动动笔,好事,你爱谈论文艺,好事,可是,万万不可因此而放弃了别的学科,万万不可因发表了一篇小立而想马上成为个职业的写家。
|
||
|
||
最后,总结一下老舍的写作建议,写作要有文字功底和思想感情,二者相辅相成。文字功底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丰富的词汇离不开对生活观察和记录,下笔时心中要有大纲,一字一句一段都需斟酌揣摩,写完后最好念出来,再反复修改;思想感情需要有真实丰富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广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态度,阅读有启发意义的外国文学名著也大有裨益。
|
||
|
||
### Leanne
|
||
|
||
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各杂志中发表陆续发表的稿件合集,每篇只谈一个与写作相关的话题,递进关系不明显,皆可独立成章。行文风格,亲切、风趣、血肉相连的文意让人开了些茅塞。等我写作经验丰富一点了,再来开多些茅塞。
|
||
每日写作成了我作家梦的第一步,一边写一边有疑惑,身边没有一个可以指导我写作的老师,我只能去教写作的书里找答案。
|
||
|
||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不见得每条建议、心得都对我胃口。有些也许是真理,可是我还没到那个境界而体会不到;有些出于作者的写作偏好、或自身条件驱使,即使是好的建议也不一定可以在我的写作上起到作用;还有一些是作家的普遍认知,也成了我的体会。最关键的是找到解释现阶段的疑惑,有助于增长写作功力的建议。
|
||
|
||
我现在写作阶段,记录一件事情除了会把握大面上的详略,还可以细致入微地呈现细节,并在细节中强化人物的性格以及夹叙对人物事情的洞察与见解。每天写作的困惑是,如何提高文采?如何选取有养料的素材?如何拥有一语惊人的才能?
|
||
|
||
我阅读完全书,找到了几条与大家共勉:
|
||
|
||
- **如何提高文采?**
|
||
|
||
以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词汇量的丰富度决定了作家水平的上限。我深深感觉这是我的短板,叙述事情的时候,虽然观点与条理都较为清晰,却有一种行文的无力感。有时候内心的感情色彩无法在文字上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我执着于文采提升,看了很多古诗词与散文名篇。而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言之无物,行之不远”。文采固然很重要,可是与言之有文相比,言之有物更重要。其中包含几层值得回味的含义:文字本身没有一等二等,全凭如何调遣,我们如果心里有值得说的话,再找到最恰当的词,我们的语言文采自然有了力量;没有实际内容的华丽词藻,就像绣花枕头,也像一位只重颜值不重内涵的花瓶式美女,没有魅力可言,倒有审美疲劳之嫌。比喻、典故等手法,切勿用得泛滥,要用一定要精彩。
|
||
|
||
- **如何选取有养料的素材?**
|
||
|
||
我们要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对这件事情了如指掌。比如描写一位教师,我们只知道他一两件事情就要成一篇文章,就像我们口袋里只有10元钱,倒要买一个哈根达斯冰激凌一样,捉襟见肘。要是我们能心里准备20件关于这位教师的事情,那么行文时就会觉得很宽裕,在既定的场景中选出那件最有代表性的事情,那件只能是他才会干的事情,故事就会生动,人物也会立起来。因此,知道得多,要写得少,所谓心中有粮,下笔不慌。
|
||
|
||
- **如何一句惊人?**
|
||
|
||
行文时,总感觉好几句话的笔墨还是没能说到点子上,没有一拳击中要害的酸爽。这与上面也有联系,也许是找的事情不够有代表性,也许是对事情知道得太少太浅。究其原因是观察不够细致入微。事实是事实,是死的,怎么运用它是我们的事。有效的调配,把事实看成一个起点,一个跳板,事实也没有优劣,而是要仗着我们如何判断事实,从哪个角度诠释来为其中的人物服务。要找到一个好的角度,就要求我们的文字必须是以我们的心钻入某人某事某景的心中而掏出来的东西。这样出来的文字都有它的灵魂,也必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出现。
|
||
|
||
我在写作上还有很多通病需要改,可是一段时间也只能改几处毛病。这些朴实的话,真的入了我的心。我是从心底里赞同这些观点。每个作家也会有自己的行文风格与行文偏好,“博闻广识、言之有物”是我的目标,我希望成为看事情有宽广深的那类作家。
|
||
|
||
| 评价 | 豆瓣 | 微信读书 | 自我点评 |
|
||
| ---- | ---- | -------- | -------- |
|
||
| 评分 | 9.0 | 9.5 | 9.5 |
|
||
| 人数 | 203 | 1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