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lines
16 KiB
Markdown
216 lines
16 KiB
Markdown
---
|
||
title: 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
||
description: 本书是一部微型计算机发展史,让读者了解整个20世纪以及至21世纪初计算机从兴起到鼎盛直至今天受到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冲击的整个过程,是一本集历史故事与小说风格于一体的硅谷纪传体书籍。最新第3版重新修订了全书内容,增加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几位大佬退出舞台后
|
||
keywords:
|
||
- 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
||
- 计算机
|
||
tags:
|
||
- 阅读
|
||
author: 7Wate
|
||
date: 2023-07-17
|
||
---
|
||
|
||
## 简介
|
||
|
||
- **书名**:《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
||
- **作者**: 迈克尔·斯韦因 保罗·弗赖伯格
|
||
- **分类**: 计算机-计算机综合
|
||
- **ISBN**:9787115516824
|
||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
## 概述
|
||
|
||
本书是一部微型计算机发展史,让读者了解整个20世纪以及至21世纪初计算机从兴起到鼎盛直至今天受到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冲击的整个过程,是一本集历史故事与小说风格于一体的硅谷纪传体书籍。最新第3版重新修订了全书内容,增加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几位大佬退出舞台后的计算机行业现状分析。
|
||
|
||
## 划线
|
||
|
||
|
||
> 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不变也是一种变化。
|
||
|
||
> 个人计算机行业的创业者几乎什么错误都犯过。他们的前车之鉴可以为你省下不少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
||
|
||
> 乔布斯冲着弗赖伯格怒吼,因为弗赖伯格打算抢先刊登出苹果公司Lisa项目和麦金塔计算机的故事,乔布斯指责他这是在给日本人占领美国计算机市场做帮凶。
|
||
|
||
> 这个传奇故事的主角是一群了不起的、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工程师、黑客和他们的同道中人,他们起初是一种真正的反主流文化,但最终改变了世界。
|
||
|
||
> 计算机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出现在围绕斯坦福大学的郊野地带,是那个非凡时期的直接产物。
|
||
|
||
> 史蒂夫·乔布斯也曾对本书的第一版赞誉有加:“这本书让我回想起那些旧时光,读着读着,我不禁潸然泪下。”
|
||
|
||
> 与他们谈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但当我们撇开当天的议事日程,放下采访提纲,对他们说“跟我们说说你当初是怎么开始的吧”时,谈话氛围就会立刻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会就此开始讲述,而且通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
|
||
> 个人计算机的起源也颇具革命性,因为它并不是由那些搞研发的专业团队在成本昂贵、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研制出来的。它始于企业和学术机构之外,由黑客、计算机发烧友和误打误撞的创业者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地下室和卧室等地方创造出来。
|
||
|
||
> 因为奥古斯塔·艾达·拜伦所做的这些工作,许多人视她为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
||
|
||
> 最好能让自己的听众放心,巴贝奇的分析机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
|
||
> 计算机将披着逻辑的嫁衣“嫁”给电力。
|
||
|
||
> 霍列瑞斯的公司最终被一家企业合并了,这家企业后来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
|
||
|
||
> 克劳德·香农在其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中解释了如何利用电力开关电路模拟布尔逻辑
|
||
|
||
> 美国圣何塞计算机博物馆历史中心
|
||
|
||
> 晶体管是一小片惰性晶体,具有有趣的电气特性,一面世即被视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发明
|
||
|
||
> 英特尔完全有资历完成此事:它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衍生公司,其总裁罗伯特·诺伊斯曾为集成电路的发明贡献过力量。
|
||
|
||
> 英特尔的市场部对微处理器客户支持工作量巨大的担忧不无道理。比如说,用户需要芯片功能的说明文档、芯片能识别语言的说明文档、芯片使用的电压、发热情况和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说明文档。总得有人来编写使用手册吧。
|
||
|
||
> DEC公司本可以成为第一家创造个人计算机的公司,却未能抓住这个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计算机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保守观念。
|
||
|
||
> 阿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已不再能容忍DEC公司的保守作风。DEC公司视计算机为一种工业产品。阿尔后来回忆说:“在他们看来,计算机就如同一块生铁。他们只对卖铁感兴趣!”
|
||
|
||
> 阿尔沮丧到了极点。先前他就常接到猎头公司寻聘高层人员的电话,他决定,再有猎头找他,他就接受。于是,他像沃兹尼亚克、阿尔布莱特和许多其他人一样,走出了公司大门,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
|
||
|
||
> MITS公司开创了一个完整的个人计算机产业链,从商店、出版物、展会、用户群、软件盗版到关于开放标准与封闭标准的辩论,一应俱全。
|
||
|
||
> 新改名为微型软件公司(Micro-Soft),后来又改为微软公司(Microsoft)的Traf-O-Data公司,终于作为软件厂家做成了第一笔交易。
|
||
|
||
> 此后一段时间里,纸带成了传播这种语言的主要手段。盖茨后来十分痛恨这些纸带,因为纸带成了非法传播BASIC的媒介。
|
||
|
||
> 创立计算机俱乐部是很自然的,毕竟当时的设备时常不能运转或不能正常运转,软件要么不能用,要么根本没有软件可用。虽然买家多半是发烧友,但极少有人能完全掌握微型计算机所需的所有技能和知识。俱乐部鼓励那些精于机器不同方面的人相互交流,协同合作。若是没有这种互动和互助,计算机产业不可能发展得这样繁荣。
|
||
|
||
> 发烧友看到4K存储板如此不值钱,而BASIC又卖得那么昂贵,于是纷纷购买了Proc Tech公司的存储板,复制BASIC纸带并私自传播。到1975年年底,大多数Altair上使用的BASIC都是盗版的。
|
||
|
||
> 罗伯茨在佐治亚州买了一个农场,并告诉所有人,他打算成为一个乡绅去务农或者去学医。最后,罗伯茨拿出当初创办MITS公司时的精气神,两样都做到了。
|
||
|
||
> 没有大公司愿意制造微型计算机。只有那些全然盲目地被计算机和电子学迷了心窍的狂热分子才愿意设计并亲手制造一台计算机,并忍受那些繁复而乏味的工作
|
||
|
||
> 以姆赛公司是比尔·米勒德在1975年1月Altair宣告问世的几个月后创办的,其创业故事和企业理念都是独一无二的。
|
||
|
||
> 在工程部、生产部和客户支持部看来,销售团队在盲目推销,这就是在拆公司的台。以姆赛公司重视成功,这没什么问题。但管理层衡量成功的标准首先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或客户服务的质量。以姆赛公司成了专门卖东西的机器,若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干得很好。
|
||
|
||
> 因此,大多数的“商业”用户其实就是一些希望能将这些机器用于商业的发烧友,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忍受机器的缺陷,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如何使用机器来办公,并乐在其中。
|
||
|
||
> 承认有问题就等于承认失败,而以姆赛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不允许承认失败的。不愿承认失败的态度以及对“伟大的业务目标”一根筋的执着最终导致以姆赛公司对目标客户的定位出现偏差,与市场的本质渐行渐远。
|
||
|
||
> 发烧友是一场草根运动。这些发烧友清楚地知道,他们所引燃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社会革命。
|
||
|
||
> 因为英特尔公司的芯片的名称里通常会有“8”这个数字,而摩托罗拉公司则通常用“6”这个数字,所以双方的支持者就分别被称为“8字头用户”和“6字头用户”。
|
||
|
||
> 许多公司的创办初衷,与其说是为了挣大钱,不如说是为了寻求刺激。这些事情都说明,一些无法从经济利益的视角解释的事情正在发生。
|
||
|
||
> 就这样,这帮富于创造、独断专行的人为了整个微型计算机领域的利益,一点一点地放下了自我的固有成见,也摒弃了任何短期的经济利益。
|
||
|
||
> 公司里没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也许连埃里森自己也不相信,但是无论如何,在成立后的前十年,甲骨文公司确实每年都实现了销量翻倍的目标。
|
||
|
||
> 如果说Q&A程序体现了试水软件市场的易用性战略,那么Framework就体现了“瑞士军刀”式的软件营销方式。
|
||
|
||
> 盖茨已有将近4年没写过代码了。他上一次写代码还是为Tandy公司TRS-80100型便携式计算机做软件的时候,那是一台书本大小的便携式计算机,来访者对那台机器赞不绝口。盖茨很紧张,通宵达旦地熟悉QuickBASIC。一位名叫杰夫·邓特曼的记者是个编程高手,他将使用Turbo Pascal,邓特曼对Turbo Pascal非常了解。比赛结果是盖茨和QuickBASIC赢了。这件事很疯
|
||
|
||
> 它们在一开始时主要是基于社区构建的。
|
||
|
||
> 相继开辟了揭发黑幕的专栏,提醒购买者注意特定产品的缺点。《人民计算机公司》通信的分支机构《多布博士》杂志坚定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引导读者不要购买今后会让自己后悔的那些产品。
|
||
|
||
> 正如赫尔默斯所言,如果说那些杂志界定了微型计算机社区,那么沃伦等人举办的电脑展则为这个社区提供了聚会的场所。
|
||
|
||
> 乔布斯似乎在摆脱生活中的琐事,寻求某种彻底的简单。
|
||
|
||
> 乔布斯给了沃兹尼亚克350美元作为工作报酬,这个数字远少于乔布斯留给自己的6650美元。和乔布斯,友谊也就值这么多。
|
||
|
||
> 乔布斯告诉科特克,“我会给你一份工作。我们要做一件惊人的事,这事叫作30天内付款。”
|
||
|
||
> 乔布斯意识到,要想提高竞争力,苹果计算机必须美观。
|
||
|
||
> 沃兹尼亚克设计计算机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机器,但Apple III有点儿像很多人七拼八凑而成的大杂烩,是由委员会操刀设计的。作为委员会的典型产物,各方成员都对结果不太满意。
|
||
|
||
> 斯科特被沃兹尼亚克反复无常的工作习惯以及Apple III的上市延误激怒了,于是开始对沃兹尼亚克施加压力。沃兹尼亚克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天都忍受着斯科特对他进度缓慢的抱怨。
|
||
|
||
> 一旦你没什么可以失去的,那就追逐月亮吧。于是我们追逐着月亮,而且我们一直知道,如若成功,这要同时归功于苹果公司和IBM公司。
|
||
|
||
> 与美国社会上的大多数情况一样,计算机行业里的人变得越来越喜欢打官司
|
||
|
||
> Java明明是编程语言,而不是操作系统,为什么能对微软构成如此巨大的威胁呢?原因很简单。编写跨平台的程序能有效地增加浏览器取代操作系统的可能性。拥有太阳工作站、IBM PC、麦金塔计算机或其他什么计算机都没关系,反正你能用浏览器运行Java程序就行了。
|
||
|
||
> 阿尔伯克基和硅谷的电子发烧友并没有发明万维网,但万维网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信息共享精神,这种精神点亮了个人计算机革命的前十年。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万维网是共享精神在软件领域的体现。
|
||
|
||
> 1991年,芬兰一位名叫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的年轻程序员开始开发Unix内核(在操作系统中负责处理内存、文件及外部接口等基本操作)的新变体。托瓦兹将他的操作系统命名为Linux,并公开了源代码,邀请编程社区对其加以改进。
|
||
|
||
> 开放”和“免费”并不是一回事。
|
||
|
||
> 网景公司的Mozilla项目完成了一个新版本的浏览器。
|
||
|
||
> 没有乔布斯,苹果公司不过是硅谷一家普通的计算机公司;而没有苹果公司,乔布斯也只是硅谷一名普通的百万富翁。
|
||
|
||
> 乔布斯回到了苹果公司。他告诉我,微软赢得了个人计算机之战,而且那是不可逆转的,这一切已经过去了。但他认为,如果他能让苹果公司足够强健,支撑到下一轮重大科技洗牌,到那时苹果公司就能打胜仗。
|
||
|
||
> 图形化用户界面由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发明,由苹果公司引入市场,又由微软公司发扬光大。
|
||
|
||
> “我记得(约翰·斯卡利)谈到过‘技术S型曲线’……这就是说,一种技术会有一段长而平缓的酝酿期,然后会有一段突然的飞速发展期,接着在市场饱和或技术成熟时达到顶点。此时,这种技术在市场上将变得不再有趣,如果你的公司为那种技术赌上了一切的话……你最终会被仿造产品逼上绝路。”
|
||
|
||
> 如果说个人计算机产业的控制之战已经结束,那么乔布斯相信,苹果公司的希望就是尽量拖下去,撑到成为下一波浪潮的弄潮儿。
|
||
|
||
> iPod的销售进展则要慢一些,但到2004年年底,苹果公司和它的iPod在不断发展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上获得了大约2/3的份额。市场很大,利润很高。2007年,苹果公司的收入大约有一半都来自iPod的销售。苹果已经找到了一个新兴市场并且主导了它,乔布斯知道苹果公司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
||
|
||
> 而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则是其自身产品的专有平台。
|
||
|
||
> 现在,移动设备的两种不同模式展开了竞争:开放的安卓模式和封闭的iOS模式。
|
||
|
||
> 2010年,苹果公司终于回归平板市场,和iPod、iPhone一样,iPad成为另一种定义类的产品。
|
||
|
||
> 2014年,一手创办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不再担任公司的CEO。很多划时代的个人计算机公司现已消失,其中包括被甲骨文公司收购的太阳微系统公司。在硅谷,大家普遍感到元老派已经谢幕,一群年轻聪明的黑客控制了产业。在产品方面,这些年轻聪明的黑客正驾驶着技术的列车驶入一个新的时代。
|
||
|
||
> 我们能阻止计算机带走我们的隐私、自主权和自由吗?
|
||
|
||
> 改变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
||
|
||
## 笔记
|
||
|
||
|
||
> 许多热衷于让个人计算机成为现实的人,同样热衷于为大众普及晦涩的计算机技术。“让大众拥有计算机的力量”是他们的战斗口号,同时这确实也是塑造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力量之一。
|
||
|
||
💭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
||
|
||
> 我认为全世界的计算机需求量大概是五台左右。
|
||
——托马斯·沃森,IBM公司主席
|
||
|
||
💭 时代局限性
|
||
|
||
> 盖茨后来回忆坐着蓝鹅车队四处游历的经历时这么说:“蓝鹅就是通用汽车公司所谓的‘移动的家’车型。我们开着蓝鹅到全美各地宣传,每到一个地方,就动员当地的人成立计算机俱乐部。
|
||
|
||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
|
||
> “一旦你经历过那种失败,”罗伯茨说,“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担心第二天能不能发得出工资……你就会像我这样草木皆兵,做出一些不合逻辑的决策。”
|
||
|
||
💭 情绪,压力
|
||
|
||
> 这种心理后来被称为“创业者症”,指不管他人开价多高,创始人都不愿将公司的控制权分给其他任何人的心理。
|
||
|
||
💭 创业者症状
|
||
|
||
> 如果用现金结账,当场就可以打八折。令马什颇感失望的是,会中和会后都没有人去找他
|
||
|
||
💭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
||
|
||
> “我有一个车库。”马什告诉英格拉姆。听起来这就足以开始创业了。
|
||
|
||
💭 我有30年的房贷奥利给
|
||
|
||
> 编写一个紧凑到仅占用几百字节内存的国际象棋程序
|
||
|
||
💭 有限的资源更能激发无限的能量
|
||
|
||
> 我努力让大众看到我所看到的事物,如果要管理一家公司,那么你必须让大众相信你的想法。
|
||
|
||
💭 信任感
|
||
|
||
> 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早期公司失败的原因是计算机方面的技术问题,但更多原因是这些公司缺少管理、市场营销、分销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基本都不是经济管理人员,而是工程师;他们并不精通生意之道,而且经常与其客户和经销商格格不入。
|
||
|
||
💭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
||
|
||
> 沃兹尼亚克自己制作了控制驱动器的电路板。连续两周,他每晚都工作到凌晨2点。
|
||
|
||
💭 热血激情
|
||
|
||
> 在盖茨看来,只有永不停止地工作、积极地参与竞争和不知疲倦地发挥聪明才智,他本人和微软公司才能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盖茨总觉得,在某些地方肯定有几个聪明而有干劲的黑客,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编写出好几千行精致的代码,从而在一夜之间改变竞争规则,将微软挤下舞台。
|
||
|
||
💭 保持危机感
|
||
|
||
## 书评
|
||
|
||
|
||
## 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