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wiki/Personal/Book/心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md
2024-10-14 16:48:38 +08:00

546 lines
41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doc_type: weread-highlights-reviews
bookId: "33628204"
reviewCount: 5
noteCount: 247
author: 仲平
cover: https://cdn.weread.qq.com/weread/cover/86/YueWen_33628204/t7_YueWen_33628204.jpg
readingStatus: 读完
progress: 100%
totalReadDay: 16
readingTime: 8小时22分钟
readingDate: 2022-08-20
finishedDate: 2022-08-25
title: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description: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清爽的情绪。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你将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keywords: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周岭
tags:
- Personal/Book
- Read/心理-认知与行为
date: 2024-10-14
---
## 简介
- **书名**:《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作者** 周岭
- **分类** 心理-认知与行为
- **ISBN**9787115543424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概述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清爽的情绪。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你将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划线
> 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无法直接传递,那就是心智
> 所谓心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部都是从零开始的,所有习性、习惯、模式也要从人性的初始状态开始发展,你、我、我们的父辈和孩子都是如此,没有人能够直接跨越这一阶段。而不少人的初始状态是混沌的,他们天然追求简单、轻松、舒适、确定,这种天性支配着他们,成为他们喜怒哀乐的生理起点,然而身陷其中的大多数人对此知之甚少。
> 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特别,而是在不断地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开始随波逐流:该玩手机玩手机、该打游戏打游戏;没有多少压力,也没有多少动力;觉得反正日子还过得去,希望也还在心里,偶尔挣扎呐喊一声,而后继续做着短视的选择,沉溺于眼前的安逸。
> 不知道事物的构成、框架,不知道努力的路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一时间,他们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但即使含泪拷问,也似乎错过了最佳时机,毕竟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最后他们不得不敲碎那颗高傲的心,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 直到有一天,因为意外,身边两位与我关系极好的朋友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现有的一切被“剥夺”,我还有什么、会什么,又曾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
>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 从混沌到警醒,从迷茫到清晰,我慢慢解开了“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的秘密,知道了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如何变苦涩的毅力支撑为科学的认知驱动。当我
> 我看到无数渴望成长的人,于是决定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
> 2018年5月的最后一天我在个人公众号“清脑”上开通了问答专栏从此多了一个成长咨询师的身份。虽然是业余的但我也因此有了大量接触“困惑样本”的机会
>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
> 从大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们会再“进化”一次。
> 起初,地球上并没有生命。但在数十亿年前,远古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些“复制子”,在进化的力量下,它们逐渐成为单细胞生物,接着又演化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之后动物这条分支进化成各种原始鱼类,遍布大海。
> 爬行动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本能脑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可以让爬行动物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比如遇到危险就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心仪的异性就追求等。爬行动物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
> 有了情绪的加持,哺乳动物就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大大提升了其生存优势,比如恐惧情绪可以让自己远离危险,兴奋情绪可以让自己专注捕猎,愉悦情绪可以增强同伴间的亲密度,伤心情绪能引来同情者的关爱等。
> 在我们的大脑里,由内到外至少有三重大脑: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
> 。同时,它们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极度紧张时往往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处于最外层的理智脑缺血了。
> 种种迹象表明,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 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食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欲望,才不至于被吃掉、被饿死。
> 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又因它们主导着大脑的决策,所以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
> 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 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比如:
> 迫使经理为他们糟糕的选择做出合理的解释
>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 换一个角度看,也没有必要抹杀,因为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只要去深入了解、循循善诱,就能为己所用,甚至这些力量还是成就我们的关键。
>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 那段时间我心里总是回响着一句话:来不及了,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直面焦虑
>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 避难趋易的天性
> 那就是他的故事击中了人类天性中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即时满足。
> 正是这种不用付出巨大努力就能获得超强能力的快感让人心驰神往,因为现实生活中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要想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炼。
>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这几乎成了这个世界上所有能人共同遵守的学习法则,这类例子能举出很多,比如:
>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 但有些事一旦进入潜意识,可能很难消除,比如童年的不幸经历,虽然意识早已将其淡忘,但潜意识却始终保留着这些印记,并隐蔽地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行为。
>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 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 熔断不读书法”。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 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见图3-1
> 它们依旧无法从自我和当前的情境中脱离,假想出“另一个自己”—
> 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
> 遭遇指责、批评时,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
> 而有些人即使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尝试练习扇动翅膀,让自己不断进化,彻底远离危险。
> 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 第三,如果说学习和反思是静态的,那处于当下的、动态的自已又该如何主动运用元认知呢?很简单,启用你的“灵魂伴侣”啊!
> 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它可以在茫茫的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
> 第四,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是下面这条——冥想。是的,冥想就是那种只要静坐在某处,然后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
> 不难发现这些活动本质上都在做同一件事: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 反馈是这个世界的进化机制。
> 可以说,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 :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
> 因为一天24小时看起来每分每秒都一样但实际上并不相同有些时间的权重要远远大于其他时间我把这些权重大的时间叫作“元时间”。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 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 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 走神时,我们要么沉浸过去,要么担忧将来,要么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 可见,分心走神的本质是逃避,所以,面对困难时,身心分离的人总会不自觉地退回舒适区,而身心合一的人则更容易跳出舒适区,直面困难。
>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 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 清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伤害很大。李大钊也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说明界线分明的习惯对人性情和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 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 “你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方法?”没想到他干脆地说:“有的!”我竖起耳朵继续听,他说:“就两条,一是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二是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 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它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 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 因此,跳出舒适区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发现和收集那些要点,也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比如练习弹钢琴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只练出错最多的地方;
> 我隐约看到:一小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进行深度钻研,生产内容;而大多数信息受众始终在享受轻度学习,消费内容。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否则人生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 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 。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让人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
> 请注意,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因为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
> 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 每日反思。
> 深度学习除了能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炼理智,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
> 娱乐热点并非没有价值,浅层知识也同样具有意义,但前提是你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深度——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 我们可以把浅学习作为了解新信息的入口,但不能把成长的需求全部寄托于此,更合理的态度是: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 这正是大师创作的普遍手法——把远处不起眼的A关联到近处需解决的B然后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 无关联,不学习
>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 所以写作就是一条深度学习的自然路径。
>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了起来。
>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张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 但凡收获一个感悟、了解一个观点或是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所以你不妨也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 根据能力圈法则可知,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
>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 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 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 每日反思不是记流水账,而是留意每天最触动自己的那件事,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都写下来复盘,写得越细越好。一个触动点若是能转化成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 产生“触动”不意味着“连接”紧密
>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当你运用那些知识践行那些道理
> 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 动机已经转移
> ,其实对于学习来说,偶尔中断又有什么关系呢?
> 因为人类的大脑喜欢确定性,不喜欢未知或不确定性。
>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 任务心态,身心分裂
> 世界上有些事情很奇怪,你直接去追求反而得不到。
> 但你若是安静地专注于一件事情,真正的美就出现了。所谓“大美不自知”,我想破除任务心态的方法正是如此——集中心力做眼前的事就好。
> 用记录代替打卡
> 图5-9 用记录代替打卡
> 同时,我们在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 作者斯蒂芬·盖斯为了养成好习惯要求自己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50个字这种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最终促使他拥有了良好的身材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写出了自己的书。他称这种方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 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尽快产出点什么,以换取反馈,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激励自己。也许是因为在人造的学习体制内待久了,有些人很难相信“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是有效的,
> 但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 真正比你强的人往往没空打击你
> 这印证了古典的跃迁理论:打磨作品—到达一个小山的头部—受到更多关注—移动到一个更大山头的头部—借助系统推力,实现人生跃迁。
>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 刘传的学琴理念即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仅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采用这一方式你快速达到60分的水平是可以的但到了中级或高级阶段仍然需要系统学习原理否则走不远。
> 问题就出在这里那些持续刻苦、争分夺秒、舍不得休息一下的人他们的精力总量势必呈一条持续下降的曲线见图5-11
> 于是他们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认为在痛苦中前行才是努力的表现,越痛苦、越坚持,越刻苦、越感动,
> 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保持极度专注,而不是靠意志力苦苦支撑,谁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 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 因为太容易的内容会让人因无聊而走神,太困难的内容会让人因畏惧而逃避,
> 毕竟克服困难和抵制诱惑都需要消耗意志力。
> 所以,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 刻苦,是一种宏观态度,轻松,是一种微观智慧。
> 人的惰性实在是太强大了!
> 与天性对抗是没有出路的,也隐约感觉到自制力强并不代表行动力强。
> 珍惜每天的礼物
> 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 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写与不写,完全不同。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最后那一点点行动上。
> ,因为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当天计划有变也没关系,有了这份预案,你能够在处理完临时任务后,把自己迅速拉回正轨,但如果没有这份预案,
> 因为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你陷入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时,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
> 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 一是凡事必须在看到明确的结果后才行动,如果前景不确定、不明朗,即使别人说得再有道理,我也不愿意投入;二是如果一个道理或方法不能让自己快速发生变化,就不是最优的,所以要不断寻找,这样才有希望找到最好的方法。
> 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耍小聪明的人会因为结果不明朗,担心付出没有回报,所以不愿行动,以致永远停留在原地
> 这个世界是有认知层次的。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
> 很多人总是希望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行动,事实上,如果不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依靠低维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先依据前人的假设走到更高的层次,人生目标才可能慢慢浮现。
> 现实结果才是最好的“评判师”
> 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
> 同样的道理摆在面前,有的人觉得那是鸡汤,没什么用,而有的人却觉得那是干货,好用得不得了。如果你能够持续行动,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特别偏爱你。
>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
> 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
> 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 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这个星球上前所未有的。
> 稀缺心态,让人变笨
> 在一定的前提下,贫穷确实会使人变笨,这不是因为贫穷让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
> 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
> 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 我脑袋里一团乱麻的时候,就会坐下来,拿出笔和纸,把心中的念头全部列出来。无论是后台隐藏的,还是前台运行的,只要把它们清晰地列出来并逐一审视,自己立马就会神清气爽,行动力十足。
>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 第四帖,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 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大喜大悲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带宽往往很窄,判断力也很弱。
> 一个心智带宽富足的人,也会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 如果你的人生有如此好运,一切都很富足,不妨想办法给自己设限,适当制造稀缺,以成就自己。
> 事实上,在面对各种困境的时候,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往往是考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取智慧、成就事业,还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拓展格局、化解烦恼。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习惯用原始的单一视角对待所有问题。
>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
> 不难推断,像这辆摩托车一样,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物、任何一件事都是多维立体的。
> 如果不能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对待这个世界,然后产生各种偏误。
> 本书和其他所有书籍一样,也存在偏见和不完整性。我在本书中阐述的内容可能只是系统思考领域的九牛一毛,如果你有兴趣去探索,你会发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而远不止本书所展现的这个小世界。”
> 向下兼容
> 在“相机”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保持觉知,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偏误,时刻做好向上升级、向下兼容的准备。拥有这种心态,不仅我们自己能越来越完善,还能与其他人都合得来。
> 只是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 大师修炼之路
> 三是要开放。更准确地说是保持客观、不臆断。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
> 第一步,忘我地聆听对方的想法。过程中没有判断、没有辩论、没有对错,把自己完全置身在对方的位置,以对方的眼睛来看世界;第二步,从“我”的角度来分享,过程中只说自己的客观感受,而不指责对方或告诉对方该怎么做。
> 如果一个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就会把其他人也带入单一视角,要么被压制,处于恐惧中;要么反抗,双方都受伤。
> 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你的情绪和注意力。
> 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关系需求、能力需求和自主需求
> 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
> 而真正希望通过写作建立影响力的人是不会完全被“稿酬”“流量”等外部动机束缚的,他们往往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写、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为长远的价值而写、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也会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的反馈和奖励都只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然和期待。这样的心态能让他们的笔尖持续释放力量,最终收获梦想,因为选择权始终在自己手上。
> 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 一、规划。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罗列全天的工作对它们进行排序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头脑清晰对全天的时间产生一种掌控感保证自己的工作不会走弯路。
> 清晰的时间安排、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受干扰的锻炼氛围、专注的学习环境、从容的工作心态、持续的个人成长等。
> 六、提前准备。除了晚上提前准备好衣物,更重要的是要提前想好起床之后具体要做什么,比如第二天早上要是下雨了(不能外出跑步)应该怎么调整事项,如果晚醒了半个小时又该安排哪些学习内容……总之,要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案。当脑中有具体清晰的目标、规划和步骤时,第二天起床才不会犹豫,否则很容易临时改变主意再睡一会儿。情绪脑追求舒适的意愿是很强烈的,但如果理智脑提前和它沟通好,行动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 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你会感受到它的效果。
> 人做决定时,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情绪决定”,比如看到人家健身、摄影、画画时,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做;第二个是“理智决定”,理智决定同样表示想要一样东西,但表示人必定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
> 那么多书却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脑子更乱了。
>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
>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
>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极度依赖思考能力,可以说,思考能力是我们立足现代社会的根本竞争力。所以,目光长远的人都会主动、刻意地磨炼自己,尽力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
> 一、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 选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书籍是精神食粮,我们“吃进”的东西会在我们身上表现出来,如果不分好坏见书就读,可能会“读出一身病”,这样读书还不如不读。所以选书
> 二、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 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 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
> 若是你把写作当成是与一位老朋友聊天
> 说来说去,能用简单的语言就不要用复杂的,这就是费曼技巧的核心之一
> 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恰恰是学习的本质!因为人类只能通过已知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我们很难凭空去理解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而类比,正是连接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的桥梁。
>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 所以,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因为“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是低效的。而写作时如果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则是无用的。
> 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
> 这表明,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变“笨”。
>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 好的模式是“运动+学习”
> 所以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有效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
> 每天只需花一点点时间,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
> 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只需3点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 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 如果你去练习反思,也必然会关注身体、情绪和思维三个层面,进而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当然也会产生很多灵感、顿悟和创意,只要你去实践,就会有很多发现。
> 所以,当头脑中有什么想法或念头冒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记下来,哪怕是记一两个关键词也行,回头再整理打磨,把这个认知放大,就相当于节省了一段生命。
> 越是好的反思,着眼点往往越细微
> 三是它可以让我们正视痛苦。
> 痛苦哪里是什么坏事,那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信号与提示
> 一是不要被形式所缚。
> 谨记: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
> 二是尽量提炼认知点或行动点。
> 三是列行动清单。
> 四是对自己极度坦诚。
> 五是要多阅读。
> 六是选择合适的记录载体。
> 觉知,自古以来都是精英的自我修炼方式。
> 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亲自动手将它创造出来。
> 一个人若是学会了用知识和智慧驱动理性和感性这两种力量,就可以获得认知觉醒。
> 首先,我要感谢时代和命运,如果我早生、晚生几年,或人生轨迹稍有差池,可能都无法达成此事,我知道一个人无论获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忽略时代、运气和环境这样的大背景,只看到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是狭隘和不客观的;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爱人,她为我分担了太多,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肯定无法完成此书;再次,感谢寇佳颖的发现、感谢陈锐的引荐、感谢陈素然编辑的慧眼,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厚爱,是你们的热情让这本书得以面世;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卫蓝、王世民、师北宸、一稼、易仁永澄几位老师对我这位不知名作者的提携,感谢你们对《认知觉醒》的认可,让它有机会借助你们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当然,最需要感谢的人是你们——我所有的读者,你们最终的触动、改变和反馈才是我最大的、真正的收获。
## 笔记
> 对大多数人来说,打卡只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欢娱盛宴,无须多日,他们就会出现在另一轮打卡活动中,或是无疾而终了。
💭 为了打卡而打卡?
> 大脑“解释系统”的逻辑虽然很荒谬但强大的天性会迫使理性这样解释而有的人还真接受了于是有人去网上购买刷步神器坐在家中就可以让自己运动步数名列前茅有人早上5点闹钟一响就在早起群里打个卡然后倒头继续睡有人翻开书拍张照然后将照片发到朋友圈以示自己今天读过书了……
💭 我们会自己骗自己,但是要学会机智的骗自己。
> 所谓认知闭合需求,就是指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时,就有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欲望。比如古时候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于是下雨这个问题就没有闭合,会让人很难受,所以古人就用雷公、电母、龙王解释下雨的成因,这些说法虽然没什么根据,但满足了认知闭合需求。将这一概念扩展到行为上也是一样的: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 好奇自己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个看起来合理的答案?
> 所有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提示。无论是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还是学业落后、事业受挫,有痛苦出现,说明哪里出了问题,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吗?
💭 痛苦就是痛苦,并不是痛苦拯救了我们,对痛苦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但阅读也可以做到思考,所以切勿美化痛苦。
> 控制学习和工作内容的难度也是保证专注的重要方式,因为太容易的内容会让人因无聊而走神,太困难的内容会让人因畏惧而逃避
💭 我比较喜欢攻击困难的事情,它会使我沉浸在里面
## 书评
##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