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结构化思维 description: 学会结构化思维,让人生从此提效。《结构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陈述问题、表达核心观点的时候,能少说废话,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建构条理清晰的思考模式。学会有结构、有规律地整理复杂信息,让人生从此提效。拯救无效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有些人看 keywords: - 结构化思维 - 哲学宗教 tags: - 阅读 author: 7Wate date: 2023-07-17 --- ## 简介 - **书名**:《结构化思维》 - **作者**: 黎甜 - **分类**: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 **ISBN**:9787514227697 -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公司 ## 概述 学会结构化思维,让人生从此提效。《结构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陈述问题、表达核心观点的时候,能少说废话,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建构条理清晰的思考模式。学会有结构、有规律地整理复杂信息,让人生从此提效。拯救无效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有些人看起来很努力,但是却不出成果。高效的思考力并非天生,而是长期自我训练的结果。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让深陷思维泥沼的人走出思维误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书干货满满,是一本比较实用的思维进阶实修课。万事万物,皆有结构,皆成框架,皆成系统。本书在搭建结构化思维关键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八种升级版的思维结构,具体方法配合落地训练,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 ## 划线 > 一段时间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幼儿园的5岁的小朋友语文能力超过外面10岁的小朋友,最让人诧异的是,小朋友的情商(EQ)竟然能超过外面的青少年。 > 让思考过程更加有逻辑,让思考结果更加有价值。 > 构建结构化思维,让零散、无序的思维方式变得系统化、有序,经得起深入分析和推敲的思维结构,是改善思维方式的必经之路。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 思维,是我们解读事实的起点,是产生行为的源头,是决定结果的根本。 > 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循环里,思维过程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 > 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决定,即思维方式决定情绪。 > 所以与其说“选择决定未来”“努力创造成功”,都不如说“思维方式决定命运”。 > 是什么(What:是什么划破了我的手)、为什么(Why:为什么草能划破我的手)、怎样做(How:我的工作怎样运用小齿)的2W1H结构来全面思考问题的。 > 就像玩积木,每块积木都是一个思考部分,搭建房子就需要把多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按照房子的模型搭建起来,房子的模型就是系统结构,按照系统结构搭建思维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维。 > 获取信息:当大脑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或调取自身存储的信息,又或者迸发出灵感时,就完成了获取信息的过程。加工处理:面对不同的信息,大脑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常见的有分类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等。呈现结果:对信息加工处理后,对信息输出的过程,包括在大脑内的存储和用言行表达。迁移运用:把加工后的信息“变形”或者运用在其他事务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举一反三”。 > 大脑可能随时产生灵感,不需要外界的刺激。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即典型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 关键点包含事件的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起因、发展、结果。 > 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信息通常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 > 其实A和B手机从来没变过,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判断?是信息的全面性。 > 定性就是确定属性,分类就是区分类别。 >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感官上,还要深入了解本质、规律,才是真的理解。 > 2.独立操作:理解的另一个标志,是根据对信息的理解,能独立完成所需要的动作或任务。仅根据他人的指导完成任务,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理解。对客体进行实际操作常能帮助理解。在 > 没错,就是大脑的自动筛选功能。大脑会自动帮我们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我们关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也许是自己的现状、需求,或者是自己认为对的事物。 > 标准化、格式化虽然能大大提高效率,但会扼杀想象力,不容易创造出跨时代的艺术或产品。 > [插图] > 想要提高信息的存储量和时长,首先,我们在记忆时要集中注意力筛选信息,留住想要存储的信息;其次,要充分调动原有的信息并产生联想,让信息存入多个“抽屉”;最后,刻意复习,按照遗忘曲线定期复习。记忆周期: > 有效沟通包含三大要素,这三个要素对沟通结果的重要性占比分别为:肢体语言55%,语音、语气、语调38%,而文字内容仅有7%的意义。 > 第三,借用新资源,整合现有资源,就是创新。 >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变化,我们要勇于拥抱新事物、整合多种资源,让自己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 “感觉”则是人对事实的认知,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感觉=事实+经验+主观感受”。 > 二、从他人的表达里发现真相 > 我反思自己,1993年出生的人在2018年是25岁,我对25岁已经没有概念了,只能回想我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干了什么。 > 思维的过程复杂多变,虽然我们能用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呈现结果、迁移运用这四步来概括 > 思维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阅历的增加而改变。唯一庆幸的是,这种改变,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在更系统、更高级的思维结构上的进步。 > 归纳和演绎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升级认知,然而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却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 > 所以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缺乏高度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没有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往往导致人云亦云,或者跟随媒体或者“网络愤青”(也称“键盘侠”)的步伐,赞同或者怒斥某些人或者行为,当真相最终被揭露时,又经常推翻自己先前的结论。 > 表达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考虑对方的感受。 > 做完上边的两个练习,你会发现,难的并不是归纳本身,而是缺乏“提炼信息并归纳”的思维。 > “完全归纳”具有严谨性,而“不完全归纳”则存在一定的猜测,所以我们不能用“不完全归纳”来取代或者混淆“完全归纳”,这样会造成“黑天鹅效应”。 > 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之间往往差别很大,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大部分人往往分不清事实和感觉。 > 第二,不是人人都具备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 > 演绎是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进行推导,得出具体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 大前提:一个客观事实。小前提:属于事实的子范畴(子范畴就是圆中的一部分,被包含)。结论:根据相关性得出的结论。 >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认可的规则是错的,在不同情境、不同的外因下,做出的决策就都是错误的。 > 不同的大前提(价值观),才是导致言行相去甚远的关键因素。我们的自我成长、培养下属、给孩子的教育,都应该是以正确为大前提(价值观)。 > 所以,我们要对事物能描述出可以衡量的标准、期望的状态,再对照现实,才能发现问题。 > 逻辑树的方式本质上也是一种结构化思维,关于如何构思和搭建结构化思维可见第四章 > 常用的方法有“堵”“疏”“斩”“替”。 > “问题—原因—解决方案”的运用就是: > 归纳的本质是情况—结果—规则。 > 演绎的本质是规则—情况—结果 > 因此归纳为演绎指导了方向,演绎为归纳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工作生活中,归纳和演绎总是互为因果。 > 在线性思维之上,我们还需要学会用多个线性思维组成结构化思维,用多角度、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我们学到这个结构之后,知识体系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 > 喜欢做菜的人在做菜之前,一定会先想好做什么菜,准备什么配料,用什么锅、多大的火,以什么方式来烹饪 > 结构化思维每个人都在用,只是很多人是在潜意识里使用的,而不是有意识地用这种思维指导自己在缺乏经验的领域里进步。 >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 > 金字塔结构是将结构化思维具象成一幅画后,形成的类似三角形结构的树状图,它直观地体现了由结论、论点、论据组成“先总后分”的结构。 > 金字塔结构的4个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 没错,就是结论先行。因为一旦结论先行,大脑对于后来接收到的信息就不再是逐句分析推理出结论,而是判断论据能否支撑论点。 > 结论先行能够帮助我们聚焦中心。 > 结论先行,就是先给出具体的结论,放在金字塔的顶端,统领整个中心思想和表达。 > 归类分组是根据信息的共同属性分组的,共同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性质、功能、方向、层次、对象、时间等。 > “MECE原则” > MECE原则”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简单来说,就是各个要素之间要保证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也就是“不重不漏”。 > 二分法 > 2.矩阵法。就是将二分法运用两次,第一次是一个维度,第二次就是另一个维度。 > 流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分类。 > 结构法。即把事物拆分为不同的构成部分。 > 我们可以把自己做事过程中的流程、方法、技巧,总结成标准化的步骤,完成对自己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从而迁移到做其他任何事,都能井井有条、抓住重点、直面核心。 > 工作总结:描述现状—总结要点—改进方案。工作汇报:描述现状—给出多种选择方案—建议选择的方案。 > 竞聘演讲:工作经历—竞聘优势—竞聘成功后的工作设想。 > 经验分享:提出观点—说明原因—阐述对策。 > 5.公式法。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进行分类,只要公式成立,这个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 归类分组需要符合MECE原则,有5种方法可以做到“不重不漏”:①二分法;②矩阵法;③流程法;④结构法;⑤公式法。 > 当信息的排列不具有逻辑性时,大脑就会陷入混乱,不知道如何进行加工处理,所以信息排列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 (一)时间顺序 > (二)空间顺序 > (三)重要性顺序 > (四)演绎顺序 > 介绍了4种逻辑递进的排序方式之后,相信大家已经对排序有了比较深的认知,但是很多朋友可能没有意识到,排序需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和利益! > 只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站在当下,福利待遇确实最重要,毕竟不饿死的人才有未来,可是,站在十年后的角度来看呢?排序又不一样了,所以要以谁的排序为准呢? > 判断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的高低,有两个简单的标准:第一,看他在谈论一件事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少概念工具,越多越好。第二,看他在评价人的时候,能否少用概念,越少越好。 > 我们尝试对7个论据分组:①②⑤都是说该员工服从性强,只是服从的不同维度:分中心、规章制度、领导;③是说性格活泼、易相处;④⑥都是在说执行力,执行力强是概况,具体的表现就是提前规划、迅速行动、今日事今日毕。⑦是业务结果,恰恰是领导最重视的,应该放在最前面,如果能有数据佐证会更加打动人心。 > 注:逻辑方式有很多种,也可以将离职原因前置,只要符合逻辑,排序合理即可! > 我们一直强调要多阅读、多学习、多了解最新信息,目的就是要学会和掌握各种思维框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框架越多,我们的工作能力就越强。 > 在此,我们要问几个问题:1.结构是否清晰明确?2.论据能否支撑论点,论点能否支撑结论?3.归类分组是否符合МЕСЕ原则?4.排序是否符合逻辑? > 其他思维结构与金字塔结构最大的区别有两种:一是在画图的方向上的区别,决定了以上统下、以左统右还是以中心统四周;二是归类分组上是否有既定的类别和属性。 > ①5W2H思维;②认知圈思维;③流程思维;④人事物思维;⑤故事思维;⑥客户思维;⑦水平思维与垂直思维;⑧T字思维。 > 在处理任何事情时,第一步不应是如何做(How),而是谁来做(Who)、做什么(What)。 > ①认清事实;②找回初心;③重新行动。 > 有成本意识,这是主管与经理之间质的差别之一。 > [插图] > 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如何做(How)是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所谓认知事物,就是从未知到已知,再到建立对这个事物的看法的全过程,因此称其为认知圈思维。 > 查理·芒格有一句话是:“手上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 请各位一定要理解,每一种定目标的方式,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方法,它都有它的适用边界,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定目标的方式和方法也不一样。 > A是什么,适合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达到什么目标。 > 询问“为什么”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的,我们要连续问几次“为什么”,以达到追根溯源、找到底层逻辑的效果。 > 这是一个保温杯,它的纳米材质和嵌入式封闭接口,可以让它的保温效果达到最高级,84摄氏度的水倒进去,24小时之后还能有70摄氏度,半夜起床,也能喝到一口温热的水。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都能一路温暖。 > What—Why—How模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过程,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忽略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环节。 > 建立完整的认知过程,能让我们思考全面,不会陷入牛角尖里。 > 所以认知的顺序是:What—Why—How,这个顺序适用于我们对已知事物的认知清晰的情况,那么对于未知事物的认知顺序是什么呢? > 黄金圈思维模式 > 但是Airbnb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旅行为什么一定要住酒店?人们需要的真是酒店吗?可能很多人需要的就是一张床和一顿早餐。这就是黄金圈思维的威力,把“Why优先”的思考方式当成习惯,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直击问题的本质。 > [插图] > ?我需要的是系统的会议管理制度,而不是打补丁式的会议制度。否则一个会议管理我都不知道你要整出多少制度,这种管理太散了,让人不放心。”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是李先生的强项。 > 由此可见,李先生在制度完善的外企担任经理一职是在完善的制度之下落实执行的工作。而正在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善(即使完善也是阶段性完善,随着企业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完善各种制度),他需要做的是使用全面解决问题的思维,由小至大,由点到面,自始至终。 > 流程是把一个或者多个输入转化为对客户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 > 在流程中,一共有6个要素需要我们进行把控: > PDCA的含义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第一阶段做出计划;第二阶段实施计划;第三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要检查实施效果;第四阶段,根据检查情况不断调整行动方案,之后进行复盘,总结优缺点,指导下一次活动。 > 我们的目标是从整体出发解决问题,当我们已经养成了会思考前沿和后沿的习惯后,最终的顺序是:P—DC—A(前沿—主活动—后沿)。 > 规划指的是策略、计划、预算、政策、标准。 > 在优化流程时,我们应该遵循ESIA法。E——Eliminate,清除;S——Simply,简化;I——Integrate,整合;A——Automate,自动化。 > 在处理客户投诉时有一个“黄金24小时”的说法,即客户投诉的24小时内是妥善处理的黄金时间,这样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避免客户投诉升级。 > [插图] > 流程思维适用于还没有建立流程,想要对事情进行整体把控的时候,比如活动流程、销售流程;也适用于需要标准化的时候,比如新店开业流程、工厂作业流程。 > 流程思维的重点在于事,人事物思维的重点在于人,要先明确参与人员,把人安排清楚,满足人的需求,因为事和物是由人来行动和操作的,搞定人,事和物自然水到渠成! > 相处建立情感,沟通获得理解,为对方争取利益。 > 在人事物思维中,分析人的时候难免会带上所要处理的事情和物品,因为人是主语,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或者指令,主语后面必然要有谓语和宾语。宾语是什么,就是我们要对接的人或处理的事情、准备的物品。在分析完人之后,再罗列事和物,可能会出现重复。 > 但是让人事经理出马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掌握着员工晋升、加薪的建议权,所以,在这件事上,员工面对节目瞬间变得重视起来。 > 人主要是明确关键责任人,分析人的态度、性格、知识、技能等善加利用。 > 忘记做事的核心价值是在培养人。 > 电影《后会无期》有句很经典的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运用故事的力量,无论理解、记忆,还是说服、行动,都会事半功倍。 > 讲一个故事,首先要把背景交代清楚。因为其他人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在不知道事情的背景之下,他们很难理解主人公的选择和心里的矛盾。 > 冲突是建立在背景之上,与我们的预期、常识、主流价值观不符之处。 > 那是一颗可爱的、俏皮的,甚至有一点点蛮横的,但是从不遮掩、从不伪装的少女的心啊。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一颗愿意陪伴你到老的真诚的少女的心更宝贵的东西吗 > 编完了一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开始建立起故事思维呢?我们在表达观点时,可以尝试用故事的方式,反复练习,当需要表达观点、劝说、具象化理念时,我们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凸显。 > 讲故事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标准式、开门见山式、突出忧虑式、突出信心式。 > 4.突出信心式:问题—背景—冲突—回答。 > 建立故事思维,灵活运用故事化的各种模式,让表达更有感染力、说服力,对方才会更认同,也更易于接受,记忆更深刻,更容易转化为行为,这就是故事思维的魅力。 > 我的上司看完之后,对我说:“你一点都不了解你的客户,人家不会为了你的辛苦付出而埋单,只会为自己能收获什么而埋单。 > 由于背景、教育程度、经验、立场不一样,人们面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想法和需求也不一样,我们拿自己的需求去要求其他人,是无法让他人来接受和埋单的,只有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才能理解对方。当对方知道我们是理解他、懂他、认可他的,他才会反过来认同我们。 >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面对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思考和解答,我们不要被自己单方面的思维局限,去固化一个问题的答案。世界本就多姿多彩,有无限可能。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不仅能理解对方,还能因为满足了对方情感或者物质的需求,进而获得对方的认同。 > 客户思维是一种思维观念,渗透在一个人的言行里,渗透在一个人的价值观里。 > [插图] > 1.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明白了对方的需求,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 2.对方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包括性格、才华、嗜好、为人处世的方式等。 > 3.对方忌讳什么?忌讳的事情尽量不做,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少走弯路。 > 直奔主题的人,必然拥有结构化思维;喜欢说故事的人,必然拥有故事思维。 > 所以,对方是否容易吸收信息,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表达习惯,而是取决于对方的表达习惯。 > 我们用对方喜欢的表达方式能更顺畅地与之沟通,也能做到情感上的共鸣。 > 笔者建议知识类的信息借助文字或者图画传达,技能类的信息用道具或演示;方法类的信息,除了告知步骤、注意事项,还要举例加深印象。 > 大多数人的思维是“你说的对,但我想要的是……”这种“yes,but…”的否定式思维,往往不会受到对方的认可,我们要转变为“先承认对方的需求,再提出自己的目标”这种“yes,and…”肯定式思维。 > “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眼中的解决方案。” > 客户思维不是纠正自己看到的问题,而是要和对方一起面对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 我们在舒服的范围里,增加一点点的工作难度,不仅有安逸的舒服,而且还是有成就感的舒服。 > 慢慢增加工作能力,既安逸舒服,又能有成就感,慢慢也有了抵抗风险的能力。 > [插图] > 1.汇报工作时直接说结果。 > 2.请示工作时说方案。 > 3.总结工作时说关键点。 > 4.规划工作时说标准。 > 在上下级关系中,上级用“为什么”发问时,往往容易使下属产生负担。 > 用授权的方式让下属放手去做事,虽然我们不会完全放心,却可以培养下属的能力,这才是真正地“为他们好”。 > 水平思维强调的是,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是求创意、求数量的浅层思维方式。 > 而水平思考关注的是“可能性”。 > 任何一个患上不治之症的投保人,都可以立即获得去世后所得金额的75%。 > 水平思维往往意味着绝处逢生,在一片红海中厮杀,找到一条通向蓝海之路。 > 当我们为实现一个设想思考时,很有必要摆脱掉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固有的观念束缚 > (一)随意输入法 > (二)反向型激发 > (三)摆脱型激发 > 我们不必把咖啡的价格定得很高,以补偿时间损失,而是以便宜的价格售卖咖啡,但在咖啡桌中间摆一个计时器以便于计时收费,在客户落座时记录时间,离开时结算。 > (五)妄想型激发 > 垂直思维则是把眼镜的某一方面深入分析。以品牌为例,目前市场上有哪些眼镜品牌,把这些品牌各自的历史、经营理念、专利技术、特色款式、产品优缺点、营销渠道等了解清楚,我们能整理出一份行业说明书。垂直思维能让我们在某一领域或者专业技术上精通透彻,成为专家。 > 选择某一方向后,以“What—Why—How”“Why—Why—Why”流程思维等形式的线性思考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结果。 > 六项思考帽 > 垂直思维法是以逻辑与数学为代表的传统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根据前提一步步地推导,既不能逾越,也不允许出现步骤上的错误。它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推理性,能够让我们专注于一个点,深入分析 > 可以充分说明垂直思维与水平思维的区别。垂直思维集中考虑的是姑娘必须取出一块石子;而水平思维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口袋里剩下的那块石子。 > 水平思维是一种既非逻辑性又非因果性,而是属于超越性的思考方法。它可以从答案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 > 水平思维具有创造性,适用于寻找多种解决方案的情况;垂直思维能帮助我们深入分析问题、认知事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有深刻的认知。 > 水平思维和垂直思维各有优缺点,把两种思维方式结合使用就能扬长避短,变成新的思维模型:先水平再垂直。 > 水平思维和垂直思维的结合运用,既能够扩大视野,又能提高分析能力。有的人习惯用水平思维思考,凡事有很多想法,却没有落地分析和行动;有的人习惯用垂直思维思考,关注局部、沉迷细节,却没有看到整体结构或者周围环境。 > 重点工作和新项目则建议水平思维和垂直思维结合 > Т字思维是“横向思维”和垂直思维的结合,把思维的过程外显出来可以画成一个Т字图案。 > 垂直思维具有深入性。垂直思维是解决流程思维中间的某一环节、某一问题,所以垂直思维是结果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 用流程管理来把控横向节奏,用垂直思维深入透彻分析每一个关键事项,以达到从全局的角度掌控复杂工作,推动工作发展的目的。 > [插图] > [插图] > 第九节 刻意练习,终成思维高手 > 学习完这些思维方法之后,要刻意地在生活中运用 > 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 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认真做。 > 而是因为它能将简单的事情持续做、坚持做。 > 第三,工作要做好记录,及时总结收益。什么样的总结能打动人心?一定不是那些空虚的话,也不是喊一些“好好工作,坚持干,踏实干”的标语,而是有具体的内容和收益。上文那位同事的总结之所以优秀,最大的原因在于她把入职以来几年的工作都进行一一罗列,内容很充实、具体、有场景,这样才有说服力。 > 每做完一个新项目或者贡献值大的项目,就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文档进行记录,需要总结的时候,随时复制、粘贴。 > 灵活自如地运用结构,也就能自己建立思维模型,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升级和重构,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 只有把“道”研究清楚,把总结出来的机制、规律、原理,放到自己的问题里,我们才会融合变通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术”。 > “道”是规律,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轨迹,“术”是人遵行自然规律的做事方式。“道”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源,“术”是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做事方式、解决方法。 > 只有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运营之“道”,才能迁移到自己的工作和产品上。 > 举办这样的活动、活动开展的过程遵循了什么规律、什么人性? ## 笔记 > 我们可以看到鲁班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成熟的,在手被草划破时思考“为什么”,之后还联想到了“蝗虫”,找到共同的规律之后,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插图] 图1-4 鲁班的思维过程 💭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便是思维方式, 💭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 行动要遵循的思维结构有很多,因为不同的行动而变化,其中PDCA却是任何行动都可以遵循的原则和思维,P是计划(Plan),D是执行(Do),C是检查(Check),A是调整(Act)。 💭 做一个行动派,先僵化再优化。 > 我们不缺乏解决问题的思维,而是缺乏事实界定的思维。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输入,思考,实践,复盘。 > 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 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 > 记得每位下属的生日,提前准备小礼物;记得每位下属的家乡,过年过节,会安排能同行的员工一起结伴回家…… 💭 尊重人性 > 对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从多个角度证实或证伪 💭 看待事物始终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 > 对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从多个角度证实或证伪 💭 输入,实践,复盘,改变。由此往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三)结论只能代表当下,不能代表未来,因为世界一直是变化的 💭 经验总结代表过去,拥抱变化才是真的。 学会不断的输入,实践,复盘,改变。 > 调查显示,住学区房的孩子比不住学区房的孩子平均成绩高。这个数据是随机调查198户人家得出的结论。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买学区房 💭 当你判定一个因素可能决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试着反推,例如文中的例子就是:成绩高的都是住学区房么? 0.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都有哪些? 1.内在因素都有什么? 2.外在因素都有什么? 3.学区房直接,间接影响了那些因素? 4.这些影响因素决定成绩高低的比重多大? 答案一目了然,要学会分析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 当你思考完这个问题后,可以尝试跳出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 毕竟低纬度复杂性问题往往是高纬度简单问题的投影。 冲冲冲,奥利给! > 第一,大部分人往往分不清事实和感觉。 💭 二手信息自带主观臆断,just feel。 > (二)尽量寻找一手信息,对二手信息心存疑虑 💭 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一手信息谈何容易,都是垃圾堆里找宝贝罢了。 > 就像前文举例的小明的成绩,笔者列举了小明的三门主科成绩在90分以上,如果归纳出“小明成绩优异”其实是属于“不完全归纳”,这并不能代表小明的地理、生物等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都在90分以上。 💭 具体和抽象 > 真实情况是,各种前因后果不连贯的事件零散无序地出现,我们能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所以,我们要经常把具有同样因素的事件放在一起,尝试对它们进行归纳,按照相似的人、相似的事、相似的客观环境、相似的步骤流程进行归纳。 💭 复合型信息 > 对于复合型信息,要先提炼核心思想,再归纳出结论。 💭 抽象 > 总而言之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哈哈哈 > 所有的A=B; C=A; 所以,C=B。 💭 数学中的集合关系哈哈哈哈 > 归纳是从生活中总结常见事物而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会成为公理、规定、规律。演绎的前提就是我们得出的公理、规定、规律。因此,演绎以归纳为基础,归纳为演绎准备了条件。 2.归纳为演绎提供了指导 💭 输入 公式 输出 数学真的yyds > 点状思维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信息点没有发生连接,而是像一座一座的独岛,单独存在于你的大脑中。 💭 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 > 从点状思维升级到线性思维的常见方式,除了第二章中的联想 💭 点状思维,线性思维,方面思维,立体思维 > 大脑理解记忆才容易。 💭 信息熵 > 检查思维结构是否以上统下的方式就是提炼关键词,画出上下分层结构,然后判断下层能否支撑上层,并且做到主语一致。 💭 一句话,说重点 > 因为我们的大脑会默认我们说话的前后句具有某种逻辑关系,大脑会一句一句地推导和理解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 上下文关联 > 串联关系。 💭 串联,并联。 > 人主要是明确关键责任人,分析人的态度、性格、知识、技能等善加利用。 💭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 “yes,and…”提供的是双赢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要满足对方的需求,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 yes and > 如果我们拥有客户思维,我们就会想到,客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怎样能更便捷、更舒适。 如果我们拥有客户思维,我们发出去的每一个文件、每一则通知,就一定会让受众看得清、听得懂、轻松做。 💭 从用户的立场,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 相信大家在工作中,都有过收发表格的经验。比如,行政发一份表格给全员,让大家填写资料发回给她。好多人打开表格,填完自己的信息就直接发回给行政。 这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行政遭遇的场景,她收到了很多个表格,在保存的时候,计算机就会告诉她:文件名重复,是否覆盖原文件?于是她保存每一个文件,都需要更改一个文件名。 如果我们运用客户思维,就会想到,当我们把表格发回给行政的时候,她需要一个个更改文件名,为了方便她的工作,我们应该怎样做?没错,我们应该把文件名改成自 💭 收集表就派上用场了哈哈 > 客户想要什么?他们想要的课程要轻松、易学,要有用,所以我就要给他们轻松容易学的感觉,以及在具体场景使用的画面感。 💭 描述情况需要营造一个直观,容易相信的场景。 > 我的上司看完之后,对我说:“你一点都不了解你的客户,人家不会为了你的辛苦付出而埋单,只会为自己能收获什么而埋单。 💭 没有人会为垃圾买单,切勿自我感动 > 水平思维与垂直思维是一种复合性思维,也就是两种思维结合使用。 💭 水平散发,具有广度,需要举一反三。 垂直深入,具有深度,需要系统思考。 ## 书评 ##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