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
|
|
|
|
|
title: 长安三万里
|
2023-11-09 17:30:33 +08:00
|
|
|
|
description: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观后感。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keywords:
|
2023-11-09 17:30:33 +08:00
|
|
|
|
- 长安三万里
|
|
|
|
|
- 李白
|
|
|
|
|
- 杜甫
|
|
|
|
|
- 高适
|
|
|
|
|
- 盛唐
|
|
|
|
|
- 安史之乱
|
|
|
|
|
tags:
|
2024-10-14 16:48:38 +08:00
|
|
|
|
- Blog/写作
|
|
|
|
|
- Personal/Blog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authors:
|
2023-11-09 17:30:33 +08:00
|
|
|
|
- 7Wate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date: 2023-07-17
|
|
|
|
|
---
|
|
|
|
|
|
|
|
|
|
周末和小雅一起观看了《长安三万里》,《长安三万里》讲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
|
|
|
|
|
|
2023-07-26 17:08:50 +08:00
|
|
|
|
《长安三万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最令我惊叹的是《将进酒》的画面,它满足了我对盛唐「浪漫主义」的全部幻想。还有就是李白如果搁在现代,那可真是妥妥的富二代、大网红了。高适则是高干家庭,至于剧中和高适相识于洞庭湖无从查起。杜甫出身于没落的名门世家,而且和他俩比起来一辈子真是嘎嘎惨。
|
|
|
|
|
|
|
|
|
|
而我,就是一个现代刁民 ~
|
|
|
|
|
|
|
|
|
|
《长安三万里》的剧情中,李白因为商人出身,无法考取功名,生性洒脱,虚掷光阴。高适虽满腔热血,追求功名,一心报国,但却处处事与愿违,整部剧中他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白后来因为皇帝赏识被召进宫,但因性格洒脱,不甘心成为笼子中的金丝雀,便弃官寻求得道成仙。高适依旧坐冷板凳。杜甫科举不中,在长安待了数十年,最后落得一个屈辱般的芝麻官,但为了生活还是不得不接受。剧中最后李白颠沛流离,杜甫一生凄苦,剧中甚至连画面都不见了……后高适虽然大器晚成,但终究还是取得了功名。
|
|
|
|
|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 片子很长,长到将近三个小时,长到身边有小朋友已经坐不住了,片子很短,短到王维张旭李龟年也只能匆匆一瞥,短到装不下李白高适以及盛唐灿烂的几十年,前半场鲜衣怒马少年郎与烈火烹油极尽繁华的盛唐,后半场前途困窘的中年人和高楼倾覆满目疮痍的河山,将进酒把片子推上的貌似是高潮,更是无限悲凉,好在悲凉后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024-04-26 22:10:54 +08:00
|
|
|
|
>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 ——豆瓣书评 momo
|
|
|
|
|
|
2023-07-26 17:08:50 +08:00
|
|
|
|
![长安三万里](https://static.7wate.com/img/2023/07/25/c6c4c4aad5b0e.png)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
|
|
|
|
在年少时,我们一心向往功名;可求得功名却又憧憬洒脱,怀念少时。终其一生都游走在痛苦和麻木中,留恋于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但高适却给我们演绎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现实却往往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当下所处的时空,致使认知极其有限。或沉浸于往事、或者迷失在未来。然而,往事终不可改,前程更不知所踪。可人生就是如此,到站就要下车,当下即永恒。
|
|
|
|
|
|
|
|
|
|
可终究,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
|
|
|
|
|
|
|
|
|
## 李白
|
|
|
|
|
|
|
|
|
|
李白,字太白,又号青莲居士,出生于 701 年,逝世于 762 年,盛唐时期一位辉煌的诗人。他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的李广和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与唐朝皇室同宗。有关他的出生地,存在两种流传:一说他的童年在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度过,一说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被放逐到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楚河州托克马克市),他也在那里出生。
|
|
|
|
|
|
|
|
|
|
**李白作为盛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色彩斑斓的旅程和传奇般的经历。**他生于商人家庭,在唐朝这个以农为贵、商为卑的时代,他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优势。李白从小热衷于作赋、剑术、奇书以及神仙,少年时期便已遍游蜀地。25 岁时,他独自离开蜀地,云游了邺、汴、越、吴、齐、鲁等地(现河南、河北、山东、浙江一带)。
|
|
|
|
|
|
|
|
|
|
进入中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朝中任职。在朝廷生涯中,他创作了《侍从宴翰林饯别》《听董大弹胡笳声赋诗》等诗篇。然而,他对朝廷内的权臣争斗感到厌恶,决定辞官归隐。据传是因为他的《清平调》得罪了宠冠后宫的杨贵妃——李白命高力士脱靴,高力士深感耻辱,故以言语诱使杨贵妃以为李白是在讽刺她,从而李白被排斥于宫中。天宝三年,他请愿归山,皇帝赐金,李白离开长安。
|
|
|
|
|
|
|
|
|
|
晚年,李白北上游历广平郡的邯郸、临洺、清漳等地,10 月抵达幽州。初衷是在边疆立功,也在那里练习骑射。后来发现了安禄山的叛乱野心,曾在黄金台上痛哭。不久后离开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被永王李璘三次邀请入幕。后来永王得罪唐肃宗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免于一死,被流放至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因得赦免而作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名句。
|
|
|
|
|
|
|
|
|
|
无论如何,李白的才华和作品都使他在盛唐时期崭露头角,被后世尊称为「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李白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更被贺知章赞誉为「天上谪仙」、「李谪仙」。他的诗篇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让他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
|
|
|
|
|
|
|
|
|
## 杜甫
|
|
|
|
|
|
|
|
|
|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出生于 712 年,逝世于 770 年,盛唐末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自称是东汉名将杜微的后裔。他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出生,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背景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
|
|
|
|
|
|
|
|
|
|
**杜甫被誉为盛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相比,他的一生充满了困苦和悲剧。**虽然他出生于世家大族,但家境并不富裕。他天赋异禀,接受了高质量的儒家教育,但各种原因在科举考试中屡遭失败。他在长安流浪了十年,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孩子因饥饿而去世。这段期间,杜甫生活贫困,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挫败。
|
|
|
|
|
|
|
|
|
|
在经历了长期的等待和努力之后,杜甫在四十四岁那年被任命为河西尉。然而,他认为这个职位将使他的生活更加凄苦和无望,因此他拒绝了这个职位。之后,朝廷将他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负责管理军事装备和门禁的低级官职。虽然杜甫对这个职位感到不满,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仍接受了这个职位。
|
|
|
|
|
|
|
|
|
|
杜甫的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进一步陷入困境。他被叛军俘虏,并在压力下接受了他认为无意义的官职。后来,他因政治纷争被贬至华州,远离了朝廷的中心。在华州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唐军的惨败,并在他的名篇「三吏三别」中记录下了这段经历。
|
|
|
|
|
|
|
|
|
|
在经历了连续的流离失所和极度困苦之后,杜甫和他的家人陷入了几乎无法挽回的困境。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杜甫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热情。在 762 年,杜甫迁居成都,在那里他得到了好友严武的帮助,生活开始有了一些稳定。然而,由于不断的政治风波,杜甫再次被迫离开他的家,开始在梓州和阆州之间过着流浪的生活。
|
|
|
|
|
|
|
|
|
|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才和独特的风格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他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对生活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的诗句深入人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二人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
|
|
|
|
|
|
|
|
|
|
## 高适
|
|
|
|
|
|
|
|
|
|
高适,又名达夫或仲武,是唐朝边塞诗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边塞四诗人之一。
|
|
|
|
|
|
|
|
|
|
高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他年轻时随父亲在广东韶关生活,但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曾有尝试在长安寻求职位,但却未能成功。这次失败之后,他选择在宋城(现在的河南商丘)从事农耕和捕鱼以为生,甚至一度陷入乞讨的困境。在稍长些的岁数后,高适北上至幽州,寻求朔方节度大使信安王李祎的庇护,与他一同出征对抗契丹。在这段战争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的诗篇,这标志着他边塞诗创作的开始。尽管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但他觉得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利用,因此决定返回宋州。
|
|
|
|
|
|
2023-11-09 17:30:33 +08:00
|
|
|
|
随后,在公元 735 年,他前往长安参加官方考试,但并未通过,因此再次回到了宋州。在长安期间,他与王昌龄、王之涣等人结为知己。接下来的几年,他创作了众多知名的诗篇,包括《燕歌行》和《画马篇》等。后来,他开始游历四方,与诸如李白、杜甫等名家共同赞美古人,并创作了更多的诗篇。到了天宝八载(公元 749 年),高适被提拔为有道科,并在长安中举。在担任职务期间,他被任命为封丘县尉,但在之后的工作中并未得到满意,他选择了辞职,并最终进入了哥舒翰的幕府。
|
2023-07-18 10:36:07 +08:00
|
|
|
|
|
|
|
|
|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的诗歌创作速度明显减缓,但他在文赋创作上却取得了新的突破。在这段时期,他被任命为左拾遗,转任监察御史,并辅佐哥舒翰守卫潼关。
|
|
|
|
|
|
2023-11-09 17:30:33 +08:00
|
|
|
|
虽然高适在晚年享有富贵,但他直言不讳的性格激怒了权臣李辅国,因此被降职为太子少詹事,被派往东都。尽管如此,他仍然被提拔为彭州刺史,后来又被调任为蜀州刺史。在任期间,他曾主张合并剑南东川、西川节度使,但未获批准。后来,在唐代宗的召唤下,他代替严武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直至 765 年去世,享年 72 岁。
|